“ 窝头”是用玉米面蒸制的一种食品,它源于民间,是乱世流年贫苦百姓特别是壮劳力赖以果腹扛饥的一种硬主食。这种民间食品如何演变成了宫廷名吃?朝野传闻版本众多,但都与慈禧太后有关。有“李莲英回乡探亲带回进献”说、“某大臣早朝跪拜掉落干粮”说、“老佛爷避难西安饥啃窝头”说等等。但据史料记载和老年人讲述,宫廷窝头的真正来历,却是源于慈禧来易县清西陵“谒陵祭祖”。
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八国联军打进北京,慈禧携光绪皇帝连夜怆惶出逃,避往西安。后几经斡旋,与洋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,才得以于翌年“摆驾回銮”。回到北京后,老佛爷回想起自己被八国联军追得东藏西躲,全无天朝体面可言,深感愧对大清王朝的列祖列宗。于是顿生到清东陵、清西陵祭祖扫陵,向祖宗“请罪”之意。
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四月,66岁高龄的慈禧太后历经长途跋涉和銮辇颠簸,首先拜谒了清东陵;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初八(1903年4月5日)清明节,又到易县清西陵“祭祖谒陵”。 随行的有光绪皇帝及其后妃,庆亲王奕劻及文武百官,护驾者为袁世凯和盛宣怀。 慈禧此次西陵祭祖,创造了多项史上第一。一是命詹天佑利用四个月时间,耗银60万两,突击完成了我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——高碑店至梁格庄“谒陵专线”;二是慈禧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坐火车“谒陵祭祖”的皇太后;三是由袁世凯、盛宣怀等人督办,首次把西式列车车厢改造成东方“龙车”,内部格局极尽奢华,一如帝后寝宫;四是列车上所有的司乘、服务人员全部宫廷化,一律穿朝靴、戴朝帽、着朝服,打扮成太监模样,而且一路只能跪或立着,不得坐卧;五是慈禧下车走向陵区时,谒陵队伍中撑开100把万民伞,首次在祖宗面前把自己演绎成救苦救难观世音的化身;六是老佛爷为了彰显自己体察民情,在皇家午膳中破天荒地要求上几样百姓吃食。而正是这几样百姓吃食,成为了“宫廷窝头”的肇始之源。据行宫周边的老年人回忆,据说当时的午膳中上了四种百姓吃食,分别是小米面摊黄子、棒子面窝头、山药面压饸饹和苦麻菜蘸酱。品尝之后,慈禧太后对状若宝塔、色泽金黄且具有清肠刮油之效的民间窝头情有独钟,赞不绝口,特地赐名“黄金塔”。并吩咐御厨要把烹制方法带回宫中:“不定哪天我想吃了,得给我做出来!”于是,民间窝头便从山野乡村走进了皇宫御苑。
慈禧当时在行宫吃的是“一把攥”的大窝头,而皇宫御宴上讲究的是“一口食”,御厨们于是就对民间窝头加以改进,不仅个头做的小巧玲珑,而且还在玉米面中掺入了黄豆面、栗子面、莲子粉和绵白糖,把民间窝头真正变成了宫廷改良升级版,营养更全面、口感更香甜,终成清宫名吃。
西陵行宫的小窝头完全承传宫廷做法,十分讲究。选用当地西部山区出产的细箩玉米面、黄豆面、栗子面和白洋淀的莲子粉,按3∶2∶1∶1的比例混合均匀,加入适量的苏打粉和绵白糖,用冷玉米粥或热开水擦揉成光滑的面团,再搓成一根细长条,用刀切成若干小剂子,每个剂子团捏成一个小窝头,酒盅大小,厚度0.3cm左右,然后摆笼上锅,大火足气蒸10分钟,出屉装盘,即可上桌。
根据中国古医学“药食同源”的理念,宫廷窝头以玉米面、黄豆面为主要原料,辅以其它配料,属纯天然绿色食品。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具有高蛋白、低脂肪、粗纤维、细口感等多重特色。食用后有降低血脂、胆固醇、高血压的作用,经常食用能调节人的中枢神经及新陈代谢机能,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一般面食难以比拟的。 做好的宫廷窝头玲珑精致,色泽金黄,松软细腻,香甜可口。再配以行宫独有的虾酱肉末和碎香葱,填入窝头眼中一并品嚼,更是满口生香,别有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