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50宫廷熟食制作商为:中国保定易县行宫宾馆肘子”是用猪肘烹制的一道名菜,而猪肘在古代叫“彘肩”(彘zhì,意为猪)。中国人吃肘子的历史,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年间。当年大秦势衰,楚汉争霸,项羽设“鸿门宴”欲杀刘邦,宴席上就有“彘肩”这道菜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“樊哙闯宴”一节,详细记述了樊哙“瞋目视项王”,并与之“斗卮酒、啖彘肩”的英雄豪壮之气,从而为我们留下了 “彘肩斗酒”这一成语。
易县作为豪侠辈出的古燕之地,吃猪肘的历史源远流长。清宫名菜“1750宫廷肘子”就是源自易县民间的福寿肘子。据史料记载,乾隆十五年(公元1750年)中元节,皇帝携后宫嫔妃及文武百官来易县清西陵祭祀其父皇雍正,中午在梁格庄行宫用膳。午膳中上了一道当地民间风味的福寿肘子,乾隆因见其“皮红光亮、香飘四溢”,食后赞不绝口,龙颜大悦,遂将此菜带回宫中,令京城御厨研究改进,后成为皇宫御宴之上品,于是将其命名为“宫廷肘子”。
宫廷肘子源于易县,被御厨改进后又从皇宫御苑传回西陵行宫,后扩散至民间,在我县城乡广为传承。易县的多数酒楼、饭店、农家院,都会做宫廷肘子,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的各类宴席上,宫廷肘子更是不可或缺的“四大件”之一。但是,说到“宫廷肘子”的正宗源流,非西陵行宫莫属。2012年7月,由西陵行宫和百益城宾馆联袂烹制的“1750宫廷肘子”,一举荣获中国·保定首届旅游美食节餐饮大赛热菜金鼎奖。
“1750宫廷肘子”须选用本地家养黑毛猪,这种猪生长期为9至12个月,天然喂养,肉质瓷实,皮薄肉嫩,营养丰富,具有和血脉、润肌肤、填肾精、健腰腿的美容养生作用。用这种本地家猪的肘子配以人参、肉蔻、砂仁、丁香等多味中药和黄酱、料酒、葱、姜、八角、桂皮、花椒等调料,经清洗、去毛、紧肉、着色、急煮、慢煨等工序而烹制的宫廷肘子,具有色泽红亮,入口咸香,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,皮不回性,肉不糊嘴,浓香醇厚、补虚增寿等特点,可以让您一朝大快朵颐,数日回味无穷,已成为中外游客行宫传膳必点必吃的一品佳肴。
饭店推荐:易县百益城宾馆
联系电话:0312-88551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