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距今三千多年,由迦毗罗卫国(今尼泊尔境内)王子乔达摩·悉达多所创。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,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"佛教圣地"形象。
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。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,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,最终超越生死和苦、断尽一切烦恼,得到究竟解脱。
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。孔雀王朝时期,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,广建佛塔,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。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,东至缅甸,南至斯里兰卡,西到叙利亚、埃及等地,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。
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,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: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,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、泰国、柬埔寨、老挝等国。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,再由中国传入朝鲜、日本、越南等国。
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,由于受到当地社会、政治、文化的影响,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变化,形成许多宗派。
中国:有汉语系、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三大系统。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一些学派和宗派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教义上有许多创新。主要的有三谛圆融、一念三千以及顿悟、十玄、六相和三观等。
清西陵景区内的皇家陵寝御用寺庙永福寺,始建于乾隆五十二年(1787)春天,建成于五十三年(1788)冬天。
清政府在陵寝重地修建喇嘛庙,作为从事陵寝祭祀活动的专门机构,成为封建帝王巩固其统治的思想武器和“敬天法祖”的法宝。
永福寺位于梁格庄行宫西侧,距泰陵4千米,是清代陵寝制度规定的特有的配属建筑群,现已成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皇家陵寝御用寺庙的孤品。
永福寺坐北朝南,寺前溪水潺潺,土地平坦。寺内第一座建筑是一座两孔石平桥,石桥北面是寺庙的正门,称山门,因其内供奉有四大天王,又叫天王殿。永福寺作为一座皇家御用的藏传佛教寺院,其建筑风格与普通寺院截然不同。其雕梁画栋,多选六字箴言等佛教内容,采用宫廷旋子彩画或和玺彩画的形式。不仅结构严谨、布局巧妙,而且宫殿宏伟、装饰华丽。它既是皇家殿宇,又是佛教殿堂,是中国古代陵寝和佛教建筑的完美结合,是难得的古建珍品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文化、建筑艺术价值。